建立跨学科的艺术学科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改革开放后,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与与艺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同步共振。随着国家文化繁荣发展战略的实施,艺术品市场正朝着提质增效的目标稳步推进。值得注意的是,艺术品市场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,但整体上仍是粗放的,存在专业化和规范化不足的问题。“文化艺术产业”是在西方文化经济模式下诞生的。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评价不科学、交易不透明、监管不完善等问题,制约着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。“新艺术学部”肩负着为行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决策参考的任务,建立与市场相关的跨学科应用型艺术学科迫在眉睫。
调整学科定位有助于推动艺术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面对艺术产品用户的细分、个性化、差异化需求,艺术产业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问题。艺术学科要意识变化、适应变化、与时俱进,改变原有的学科定位、课程体系、培养模式。艺术院校应当建立协调发展的概念,使传统艺术,新兴艺术,和特有的艺术一起工作,领导由现代技术创新概念和支持,增加对外开放,促进中外艺术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,并增加供应真正转换艺术教学质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,满足市场需求,促进艺术生产和创造。
培养艺术策划、经营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。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自信、自豪、自主的时代新锐。他们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,中华声音的传播者,中华理论的革新者。“新艺术”应明确应用、内涵和特色发展路径,逐步形成跨学科、应用化、平台化、国际化的二级学科集群。不仅要培养时代需要的“艺术家”,更要注重培养艺术产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。这需要“新艺术学科”建设有序的,有机的,和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机制,形成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,结合艺术与道德、生产和教育对接,整合的教学和训练,学习和使用和集成,依赖于复合应用程序才能激活艺术市场。